Jin-Liang, Lin

Existence is art, I exist, therefore I am art.

臉友再親也不如現實喝一杯酒的朋友

臉友,這是自從臉書在國內高度擴散後新產生的名詞,用於區分現實朋友和臉書上亂加一通的網友。

聽說現在的小朋友已經不用臉書,他們更喜歡照片、影片多一點的平台,例如 Instagram 或大陸抖音(Tiktok)。這邊甚至連友都不見了,就只是一個粉絲。

關於粉絲這一點改日再來吐槽,今天要談的是臉友這種友誼到底算什麼。

某位我很欣賞的專業人士今天在臉書上提到:「如果不是現實生活認識的朋友,不要對我說太多廢話。」(意思有到大家知道就好,他說話沒這麼鄉民。)

這不禁讓我想起臉書在國內上市也超過十年了,許多早期亂加一通還有幸殘留到現在的臉友們,算下來也等於聽了對方十年的心裡話。你的父親、母親、女朋友、男朋友可能都還沒聽你說過這麼多話。

十年啊,我看過當初的高中生出了社會工作還結婚生子了,我看到有人一步一腳印坐上了大位,有人車子都換過三輛了,有人旅行了這個星球,甚至還有不少臉友辭世離開了網路世界。

如此臉友的存在,難道還是無法跟現實生活曾經發生交集的人相提並論嗎?

很可能你過去的同班同學,三年下來講的話甚至不超過十句。

或是當初只是因為學校活動或是公務而短暫交往過。

不管是沒有講過話的「同學」,或是壓根認識不深的「同事」、「聯絡人」、「窗口」,卻只是因為一個頭銜的不同,我們心裡就會默默把這類人提高到比「臉友」高一級的存在。

所以臉友只要不實際見面,終歸只會是臉友?

而我們已經被刻板化的印象,只要是臉友就永遠只能是臉書上那淡淡的存在。

甚至可能只因為我發現你某一次的言論不甚討喜,我就可以果斷將你從臉友名單中移除(選舉狂熱症後群發作時尤其嚴重)。

老實說有這種心態的人其實挺危險,即便是真的生活中認識的朋友,你也得小心哪一天涉及雙方利益衝突的時候,他會立刻把你給賣了。

人與人建立友誼的基礎到頭來非得靠實際見面,甚至是一起喝過一杯酒,我才會真心把你當朋友。甚至因此可以允許你做一些出格的事,也不會再用情緒勒索來綁架你(例如沒簽到、按讚就刪除你)。

人性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啊。

Join 200+ subscribers






    This form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data is processed.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